关于千亚
首页 > 关于我们 > 发展历史
分类

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简称泉州外代)成立于一九八二年八月二日,是泉州口岸第一家国际航行船舶专业代理企业,隶属泉州港务管理局,企业全称是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泉州分公司,使用“PENAVICO”标志;一九九五年四月,由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与泉州港务管理局共同合资经营成立中国泉州外轮代理公司。二〇〇〇年八月,泉州外代进行规范公司制改造,成立了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由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泉州外代员工及其他法人单位共同持股。2005年10月,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将持有的泉州外代41%股权转让给厦门大有行联合物流有限公司,泉州外代于2006年7月初正式完成了股权转让的法律程序,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和领导班子正式运作。

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不再参股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标志着泉州外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公司以“QOSA”的品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将“诚信、创新、业绩、和谐”的理念更加规范和细化,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服务品牌,继续保持口岸市场领先、服务领先地位,提高整体的客户满意度,通过有组织的主动营销,积极宣传泉州外代的品牌服务,征求服务的意见,密切与客户的业务沟通和感情交流,让客户对泉州外代的服务优势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泉州外代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一定规模的营销网络,经营范围横跨现代物流、国际船舶代理、货运代理、报关代理、报检代理、租船、集装箱运输、集装箱拖车运输、国际贸易、港口综合服务、IT等行业,具备建立企业集团化经营的基础,成为知名的全国性船务代理企业。

公司发展大事记:

1982年8月1日,中国外轮代理公司泉州分公司成立,隶属泉州港务局,张子房任经理,泉州港务局局长郑木棠出任法人代表。

1982年4月28日,泉州外代成功代理了满载4000吨原糖的巴拿马籍“广州”轮,这是泉州港恢复对外开放后的第一艘外籍船舶。

1985年4月28日,代理第一艘万吨级“土库曼”轮(前苏联),在石湖锚地卸货。

1985年10月,泉州港务局局长丁国炎任中国外轮代理公司泉州分公司法人代表,吴炮任副经理,主持工作。

1986年12月2日,代理第一艘油轮(5000吨级、前苏联),停靠后渚3500吨级石油专用码头。

1987年8月16日,泉州至香港客运航线首航,代理厦门轮船公司的“鼓浪屿”轮。

1988年8月9日,代理2.5万吨级“云岭”轮(吃水8.3米),乘潮通过小坠门进入泉州湾锚地卸载澳洲原糖。

1989年5月6日,中国外轮代理公司泉州分公司肖厝办事处成立。

1990年12月,翁国泉任中国外轮代理公司泉州分公司法人代表,副经理,主持工作。

1990年12月5日,集装箱货轮“隆泉”轮从后渚港首航香港,改变泉州市无集装箱海运的局面。

1991年2月14日(大年除夕),代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船“和平方舟”。

1991年3月23日,代理上海远洋局15000吨级“银川”轮,装载10000吨白糖出口俄罗斯。

1992年5月26日,福建炼油厂10万级油码头迎来第一艘原油轮“大庆42”,标志着公司与福炼合作的开端。

1992年10月,代理从印尼杜麦港驶来的“桂河”轮,这是福建炼油厂10万级油码头首次接卸外轮。

1993年2月25日,公司取得国家外经贸部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资格,并于次年6月成立泉州外代报关行。

1993年3月,泉州外代参股成立泉州港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参股集装箱码头并主导经营的外代公司。

1993年5月15日,祥芝港直航香港货运航线开通,首次直航香港的货轮是“泉州4号”。

1993年7月10日,公司与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合作首次开辟泉州至日本集装箱航线,承运船舶为“万宁河”轮(440TEU)。

1993年12月15日,泉州至香港客运航线复航。代理汕头市航运总公司“金湖”轮。

1993年12月28日,首次“外代之夜”在泉州酒店举行。此后,每年一次的“外代之夜”越办越红火,成为泉州外代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1994年12月17日,代理新加波籍“海王克鲁斯”轮,装载25741吨柴油抵达泉州湾七星锚地作业。

1995年4月,泉州港务管理局和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合资经营中国泉州外轮代理公司,翁国泉出任总经理。

1996年3月2日,满载3600吨特种石料的“宝丰”轮靠泊崇武港1000吨对台贸易码头。

1996年3月23日,代理从香港运载96,000吨原油的挪威籍“间·斯托夫”轮。这是福建炼油厂10吨级油码头第一艘载重吨达15万以上的原油轮。

1997年9月,英国标准学会(BSI)对泉州外代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认证审核。同年11月,BSI通过了认证审核并颁发ISO9002证书。

1997年10月7日,公司投建的港航大厦(曾用名:精诚供销大厦)正式开工。

1998年3月28日,主要由公司员工集资成立了泉州全盛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1999年7月1日,后渚分公司挂牌成立。

2000年3月,公司办公地址由泉州大桥北侧港务局办公大楼搬迁至港航大厦。

2000年8月18日,中国泉州外轮代理公司进行了规范化公司改制,正式更名为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股东有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泉州市全盛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等。

2001年5月15日,公司投资成立了泉州外代报检报验代理有限公司,从事代理进出口货物报检报验业务。

2001年5月31日,公司投资600万元,成立了泉州外代货运有限责任公司,并在以后先后注册成立了厦门和石狮分公司。

2001年5月31日,公司投资参股泉州清濛物流有限公司,泉州外代副总经理陈劲松兼任该公司总经理。

2001年11月11日,公司投资成立了泉州市全盛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陆上运输,2007年8月,更名为泉州外代物流有限公司,从事集装箱陆上运输和国际货运代理业务。陈劲松任董事长,洪家福任总经理。

2002年6月,代理第一艘出口活鱼船日本籍“第六十一若宫丸”(WAKAMIYA MARU NO.61)轮,装运活虱目鱼出口日本鹿儿岛港。

2002年11月18日,泉州-金门货运直航航线开通。

2003年3月31日,第一艘进口重大件设备船舶巴拿马籍“高桥”轮,靠泊深沪港码头卸726.658吨电力设备,是泉州口岸第一次接卸外贸超重大件货物,最大单件重量超300吨。

2003年5月21日,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以泉丰政综[2003]97号文批复公司投建的“港航大厦”命名为“外代大厦”。

2003年9月,吴炮同志光荣退休,成为外代第一位退休的老同志。

2004年2月14日,首次开通围头港至厦门外贸内支线定期集装箱航班。

2004年8月8日,代理第一艘印度荒料石进口船“马利波”轮(Maribor),卸荒料石1万吨。

2005年5月24日,陈劲松任泉州外代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5年8月24日,代理围头-金门对台小额贸易“锦龙6号”轮,卸杂货2.69吨。

2006年2月,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将持有的泉州外代41%股权在上海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泉州外代于二〇〇六年年七月初正式完成了股权转让的法律程序,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和领导班子正式运作。黄文聪任董事长,翁国泉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6年6月20日,代理第一艘冷冻船“塔斯曼海湾”(Tasman Bay),于深沪卸鱿鱼1510吨。

2006年6月8日,代理“新金龙”客轮,这是泉州(石井)--金门客运航线首航。

2006年7月1日,陈培辉任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7年8月13日,公司在泉州酒店举行了“庆祝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成立25周年”庆典,邀请了泉州外代历任领导、泉州市各口岸单位领导、船东货主等嘉宾,共襄盛举。

2007年11月15日,代理第一艘新造船舶出口。6500吨级新加坡籍“泰山荣誉”(TITAN HONOUR)油轮驶离泉州泰山造船厂,标志着泉州口岸出口新造船舶的开端。

2008年4月18日,成功代理台湾高雄籍船舶“通顺”轮首航围头港。

2008年6月28日,泉州外代物流公司成功代理了香港美达船务有限公司“鑫源15号”轮,这是围头港区开辟的首航马尼拉集装箱航线。

2009年2月15日,代理30万吨原油船巴拿马籍“远明湖”轮。这是青兰山30万吨原油码头接卸的第一艘原油轮。

2009年5月2日,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董事会选举翁国泉出任董事长。

2009年5月16日,代理第一艘进口乙烯船利比里亚籍“希纳诺”(GASCHEM SHINANO)轮。

2010年1月1日,施志建任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0年2月22号,公司受招商轮船公司委托,组织策划了“凯爱”轮首航仪式及在泉州悦华酒店国际宴会厅举行的庆祝晚宴。

2010年5月14日,国家商标局正式颁发了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的“QOSA”商标注册证书。


分享到:

0595-22576570  
Copyright (©) 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09010734号-1 jeff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