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国·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49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国庆节是一种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中国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四个基本特征。
欢·度·国·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49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叫法有以下几种: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
每逢国庆前夕,天安门广场中心都将摆放安置大型花坛。名为“祝福祖国”的中心大型花坛以花篮为主景。
假·期·安·全
防疫安全
1.倡导就地过节。合理安排假期出行,非必要不出省,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需出行,请密切关注目的地和途经地疫情形势,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感染风险。
2.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出门佩戴口罩,自觉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文明健康好习惯,不扎堆、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积极配合测量体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等防控措施。
3.尽量减少聚集聚餐。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场所内集体性聚会聚餐,个人家庭聚集也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就餐时倡导使用公勺、公筷;避免在密闭或通风条件不良的场所聚会。
4.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戴口罩就近前往设置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和旅居史,期间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遵守交通规则。国庆假期是出行高峰期,街上的人流、车辆都比较密集,外出时一定要保护人身安全。
2.出游前做好攻略,准备足够的物资,不要前往未经开发的景区,也不要随便乱逛。关注天气状况,遇上雷雨天气尽量不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