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今年清明时节正值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进一步筑牢疫情防线,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文明、节俭、绿色的祭扫新风,一起过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01绿色清明
积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倡导采用绿色环保的植树、种草、献花和诗赋、祭文、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来寄托哀思。
02节俭清明
积极弘扬庄重、简朴过清明的良好传统,倡导“居家祭奠”“网上祭奠”等形式,反对铺张浪费、抵制庸俗、愚昧的祭扫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
03平安清明
战“疫”仍在继续,防控不可放松。我们应积极响应疫情防控要求,主动劝说亲友不返乡、不外出,避免聚集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倡导居家追思亲人,网上祭奠英烈的安全祭扫新风尚。
04别样清明
清明小知识: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手工
清明粿
青团又叫青团子、清明粿,当春回大地、临近清明时,南方地区的人们,便摘来新长的艾草捣汁加入糯米粉做皮,不同的地区依据不同的口味,包入不同的馅料,做成圆滚滚清明粿。泉州地区的清明粿,多是以鼠麴(曲)草加入糯米做皮。饥荒年代粮食不够时,鼠曲草甚至成了人们的救命草。后来,有人用它入粿,也就有了现在的鼠曲粿。青团不仅用料不同,形状也各有差异。大多数地区是圆形,有的则包成饺子的形状
润饼菜
润饼菜,又被老一辈称为“思乡菜”。薄饼里卷的不仅是美食美味,还有泉州人的故乡情结。小小的润饼里包含着大大的世界,每家每户备上的料可能都不一样。蛋卷、香肠、荷兰豆、红烧肉、蚵仔煎、香菜、炒米粉、胡萝卜丝,还有越来越少见的海苔。温热的时候是最好吃的,甜咸脆软在嘴里汇聚一堂,口感丰富,味道却不打架。卷润饼还带着满满的仪式感,大概其中包裹着的,还有人们对春天的追求。
祭祀在心不在形式,别样清明一样情!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从自我做起,弘扬新风,告别陋习,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以文明祭祀的方式追思先辈,用健康安全的行动告慰逝者 ,共同打造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